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<<
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<<
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层出,千方百计编造各种虚假事实进行诈骗犯罪,从最初的“中奖”、“消费”虚假信息,发展到“绑架勒索”“电话欠费”等虚构事实诈骗,甚至冒充电信工作人员、公安民警诈骗,欺骗性非常大,识别很困难,没有接收过诈骗信息的群众非常容易上当受骗。
一些群众多年的积蓄一夜之间被犯罪分子骗取,思想包袱很大,个别群众因被骗厌世轻生自杀,给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。
通过梳理分析,受害群体按职业分,有在校学生、个体老板、下岗工人、打工人员、农民;按年龄段分,青年人、中年人和老年人均占一定比例。
由于电信诈骗犯罪往往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境作案,涉案资金账户和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,地区协作成本高、破案难度大。另外,此类犯罪涉及互联网、电信、计算机等多个领域,加之银行具有开户方便、销户方便、转账方便、取款方便等功能优势,犯罪分子转移赃款便捷迅速,证据固定难度大,追回赃款的可能性小,都加大了此类案件的侦办难度。
电信诈骗识别要点<<
八个凡是,都是诈骗
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;
凡是让你汇款到“安全账户”的;
凡是通知中奖、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;
凡是通知“家属”出事要先汇款的;
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;
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;
凡是自称领导(老板)要求汇款的;
凡是陌生网站(链接)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。
六个一律
只要谈到银行卡,一律挂掉电话;
只要谈到中奖了,一律挂掉;
只要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,一律挂掉;
所有短信,让点击链接的,一律删掉;
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,一律不点;
(转载:银联商股份有限公司)